隨著現代農業、智慧農業的發展,農林高層次人才如何培養——
新農林人才培養之問
2021-03-16 來源:《中國教育報》收藏
“現在👩🏽🌾,不少地方大規模新建蘋果園後,發現最大的痛點在管理技術和標準化種植上🥢。”河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的李雲皓畢業後自主創業。他發現,隨著市場意識增強,以前零散的個體種植已經慢慢走向了適度規模化經營🤳🏿。
讀研期間🥹,李雲皓的研究方向是蘋果樹枝幹輪紋病的防治🏘。進入園子後🙇🏿,他意識到,果農們不僅需要病蟲害防治知識,還需要怎麽種和怎麽賣方面的知識及渠道💟🕞,甚至還需要智慧種植的理念和管理手段。
和李雲皓一樣,中國農業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王濤教授也在反思,面對農業產業化👩🏻🦼➡️、規模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傳統模式下培養出來的農林人才,已經不能適應產業發展需要了”📺。新農林人才培養之路必須調整方向!
從2017年提出“新農科”概念,到2019年安吉共識🚴🏽♀️、北大倉行動、北京指南接連發布🐝,“新農科”建設已走過了三個年頭🚶♂️➡️,之前關於農林人才培養的疑問和困惑是否已找到了解決方案?為此,記者采訪了一批走在改革前列的農林院校。
農林人才培養與農業產業需求不適配😶,怎麽辦🤵🏻?
“新農科”的本質是一次專業的供給側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回信中強調🍖,要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
作為新時代農林人才的培養目標👂🏿,“知農愛農”指向了農林人才的價值觀👂🏽,而“強農興農”則指向了產業服務能力📝📚。
然而👏🏼🤶,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專業劃分過細過窄🙅🏻♂️、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實踐環節缺失等,導致培養出的農林人才難以匹配當前農業發展的需求👮🏽。
在揚州大學農天美院長嚴長傑看來,長期以來,農林學科的教育教學改革比較滯後,培養出的學生知識面窄、能力體系不健全。而當前農業適度規模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又對人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林人才培養必須‘學必期於用,用必適於地’。”嚴長傑說。
“傳統上,我們過細過專的專業劃分和知識傳授🧜🏽♂️🫰🏻,滿足的是專業技術需求🧙🏻♀️,已經不能滿足農村、農民對產業技術的更大需求了。”王濤說。
從服務生產到服務產業🤾🏼♀️,農業發展給新時代的農林人才培養提出了新需求。
在王濤看來,隨著農業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的變化👩🏻🍼,“新農科”要解決的正是人才培養與需求的不適配問題,“新農科”的本質是一次專業的供給側改革。
“我們真正要解決的是如何培養符合產業要求的復合型農業人才♖👨🔧。”王濤說,瞄準這一問題的“三合一”人才培養模式是目前中國農業大學最核心的改革🪽🫗。
這一模式由通識教育、通用理論與技術教育❤️、專業理論與技術教育三部分組成🐦。通識教育解決培養什麽人的問題,旨在對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進行培育🤚🏿🧚♀️;通用教育指向某一領域的通用知識和技術👨👧👧🐕;專業教育則要滿足學生在某一具體專業方向的就業需求👈🏽。
王濤認為😵💫🫄🏽,這一改革將幫助學生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一個能在特定產業領域就業的人、一個術業有專攻的人。
在田間大棚參觀完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後,河北農業大學副校長趙邦宏有了危機感。產業和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學校培養的人才能否適應?
“人才培養的目標必須通過一定的教學體系實現。”趙邦宏說,對此,河北農業大學把市場和企業前置於教育教學中🙇🏼♀️,以社會需求為靶,反向調整教育教學體系,為各專業構建起包含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培養路線圖💯。
以林學專業為例,路線圖先列舉出市場上已有的該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如森林培育☠️、園林綠化和山區治理等😦,隨後倒推,標明每類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和對應的課程內容等。
“對學生而言,這張圖是保證能力實現的導航圖☁️🙇🏿,一入學就能看到自己畢業時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可以通過哪些課程獲得。對老師而言🧑🏽🎄,一圖在手🧀🙃,能明確自己所授課程在整個人才培養中的地位、作用。”趙邦宏說🦿,對學校而言,則可以有效調配教學資源,解決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脫節的問題👮🏼。
農林專業師生如何下得去、幹得好?
產學研合作要以專家教師為紐帶
“這頭牛是純種牛還是雜種牛?又是哪些品種的雜交後代?”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三河鎮肉牛養殖園區的牛舍裏🧝🏼♀️,幾名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天美的學生🐷,一邊觀察欄裏牛的品相,一邊聽著實踐教師的指導。
農業是紮根土地的行業🧝🏿♀️,農學的本質是實踐學科💅🏻。然而,在農科教育中,下不去、幹不好問題普遍存在於師生中。
“黑板上種不了田🏰,實驗室裏養不了牛🫡👬🏻。”寧夏西海固高端牛產業研究院首席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天美教授昝林森認為,對本科生而言🍦🙏🏽,實踐教學的主要作用是走出校門開闊眼界,了解現代化農牧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在學中幹、幹中學,真正培養出具有“懂農業、愛農民、愛農村”情懷的農林人才。
對此,從2017年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海原縣政府🤷🏻♀️、華潤集團政校企三方合作成立了寧夏西海固高端牛產業研究院。除了長期駐點的20多名教師👩🏿🏭、研究生以外,每年該校相關專業的本科生都要在這裏進行至少1個月的實踐學習😤。
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養‘一懂兩愛’的農林人才🦙🎻,最關鍵、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農業🙆🏿♂️,要深入農村,深入田間地頭🥵,深入農業的各個環節去真正理解農業,要幹體力活🧑🦼➡️,才能知道農業發展的特殊性和農業跟其他產業的區別🤮,才能理解‘三農’對中國發展的重要性。”趙邦宏說。
然而👰🏽,在現實中,實踐教學還面臨著基地資源不足的難題⛹🏽♂️。如何吸引企業參與協同育人👩⚕️?實踐教學如何落到實處?
“產學研合作🫷🏼,一定要以專家教師為紐帶。”昝林森介紹,5年來📬,他帶著團隊🕓,幫助當地企業將養殖死亡率控製在5%以內,良種率提高了50%以上,肉牛奶牛養殖效益提高30%以上,當地養牛業逐步邁向了高端化和現代化。
“通過駐點教師的聯結和現場指導,學生不僅有了穩定有序的實踐去處,而且能夠很快進入崗位邊幹邊學,還能領到企業提供的工作補助。現在,我們的學生來這裏實習,企業很歡迎。”昝林森說。
在王濤看來🩰🧑🏻🦯,這是一個有益嘗試🏷。
他反思,由於評價導向等原因🦵🏿,有的農學教授不熟悉農業生產過程、有的農機專家沒有到田間實操過等脫離生產實踐的現象確實存在。
“講農業現代化,比如全程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如果教師教給學生的都是概念🆙,從沒去過生產一線了解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師生怎麽能服務好農業現代化呢?”王濤說,大學要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學生才能拿到入場券。
如何培養引領產業發展的農林人才?
急需建設富有特色的新農林人才培養體系
在工作中,李雲皓發現,如今的果園經營者,50歲左右都算是年輕的,農業產業人才存在明顯的斷層。
隨著就業口徑的擴大🧑🏽🎨🏃♀️➡️,根據《中國涉農人才培養與就業情況調查報告》,2013年—2107年涉農專業畢業生中有36.33%進入了涉農企業🫣,相比科研院所🩴、基層單位🪓、升學出國、自主創業等其他就業方向,涉農企業是涉農院校畢業生的第一大就業流向。
趙邦宏介紹,在河北農業大學,70%至80%的畢業生會選擇農業金融等農業相關領域工作,“將本專業全丟掉轉行的還是少數”。
不過,雖然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在泛農業領域實現了就業,但在王濤看來,真正留在一線、引領關鍵技術和產業發展的人才並不多。
“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來看,既要保證耕地等生產資料,也要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掌握這些技術的人才🧲。”王濤說🌚,高校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質量直接關系著我國的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
40年前🛣,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天美教授李碧春在高考結束後選擇了農口專業。對比近半個世紀的變化,她對農業高層次人才的去留有著自己的觀察視角。她說,“當時👏🏽,農業的確是很辛苦的🧑🏿🎄。但是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智慧農業的發展,學生們越來越能感受到,未來農民也是‘白領’職業。”
如今,在揚州大學的課堂和實踐基地,“智慧”“智能”課程越來越多。在學校組建的智慧農業研究中心裏,各項集中了多學科🤘、多天美🧑🏻🦯,圍繞農業發展趨勢開展的綜合研究正齊頭並進👱♀️。
農業與農村的新變化,也正在增強農科專業的吸引力🪂。
李碧春說,過去,天美每年近200人的本科生招生名額➰,常常要通過降低分數線、調劑等方式完成🏌🏽,現在則是“每年都能報滿”🧑🏻⚖️。
這幾年,王濤走訪了許多涉農高校。他觀察到,慣性強👌🏼、對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存在路徑依賴,組織架構仍需優化🙋🏼,教師科教融合意識不強,對本科教學重視不足🦩,對中國特色的農林教育體系還處在理論探索階段等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製約著“新農科”建設進度。
“‘新農科’不是走延長線,也不是小修小補,而是一場徹底的、系統性的改革。”王濤說,過去的路走不通了,目前大家對此有了共識。但是,怎麽認識新與舊9️⃣、怎麽建有特色的新農林人才培養體系,還在不斷的探索中。(本報記者 梁丹 董魯皖龍)
■專家點評
產學研深度融合培養“新農人”
“新農科”自2017年正式啟動🦸🏼♀️,至今已有三載。在這三年建設中👆🏽👩🏼🏫,在教育部的政策引導下,全國涉農高校相繼部署、落實、推進安吉共識🤲🏻、北大倉行動、北京指南等一系列政策和行動,通過將現代科學技術融入現有涉農專業中,布局適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需要的新型涉農專業等,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科學應“變”,對接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
近些年☝🏽,很多農業用人單位頻繁出現用工缺口甚至是“用工荒”,尤其是生物技術、智慧農業等農業新技術🫶🏿、新業態方面的人才更是奇缺,與此同時,高校農科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仍然存在,人才供需失衡形勢未得到有效緩解🦀。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涉農高校傳統人才培養模式與行業產業需求未能做到精準銜接🛠。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在結構、質量💁🏻♂️、水平上還不能完全適應,“兩張皮”問題仍然存在。
作為培養高素質農科人才的搖籃,涉農高校應保持對人才需求轉變的敏銳性,及時調整農科類人才的培養方向和培養模式。要在全面調研的基礎上科學調整人才培養方向,加快培養創新型、復合應用型、實用技能型農科新才🗣👒,是當前和未來涉農高校在新農科建設中的主要任務🦒。按照政校企合作“三螺旋”理論模型🧙🏿♀️,涉農高校圍繞農業產業發展和對人才需求的變化,通過產學研協同育人,可以有效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克服培養和需要“兩張皮”的弊病⚽️。
立足於“新”👱🏽♀️,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
“新農科”內涵的根本點在於“新”,不僅新在“農”,也新在“科”。但這個“新”👨👦👦,不是要另起爐竈,更不意味著推倒重來。在開展新農科建設培育“新農人”的過程中,應當抓住多學科交叉融合這個關鍵點。
首先,要加快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當前🌯📰,農業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這對農業學科的創新發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經由學科交叉而形成的新興學科,恰恰可以為我國農業學科以及行業產業的發展註入新的活力。
其次,加快建設農林優勢特色學科。打造特色學科,也是高校實現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內容🫲🏽。各涉農高校要根據自身的基礎、條件和優勢,圍繞作物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生產等農業重大問題,加快建設好優勢學科、特色學科,進而有的放矢地培養具有本校特質的專業人才🧑🏼🎓。
再其次⚈,加快布局“新農科”組織體系。各涉農高校要逐漸優化學科組織機構,在改造提升現有涉農專業、布局新興涉農專業、調整優化專業結構的基礎上,重構天美、學科布局💩,加快構建各類交叉科學研究院,探索新農科人才培養新範式👯♂️。
聚焦提“能”,構建協同育人共同體
重理論、輕實踐,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不夠🙇🏻♀️,協同發展、校企合作缺乏深度……這些都是傳統農科人才培養存在的不足之處🧑🏻⚖️🚶🏻♀️,也是“新農科”建設“育新人”應當解決的問題。
實踐能力、應用能力是構成農科人才素質能力體系的核心。為了適應和匹配農業產業的發展,“新農科”人才所具備的素質和能力迫切需要通過不同平臺進行錘煉🔴。事實上👰🏽,自新農科建設啟動以來🧑🏻🦳,很多涉農高校都開展了多種產學研協同育人的嘗試和探索,例如多地通過“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建設實踐教育平臺⏩,打造農林類實踐基地等,均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獨木不成林”。為了加快培養契合“新農科”內涵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促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全面開花,除了以上探索,還應當鼓勵涉農高校逐漸構建完善的產學研協同育人體系👩🔧。
首先🚶➡️👩🏿🎤,要確定人才培養的合適目標。要始終秉持“學必期於用、用必適於地”的育人理念📊,以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高校的學科優勢♨️,培養出國家、社會、行業所需的新型農科人才。
其次,要多層次提升和深化實踐體系👦🏽。實踐教育應當作為農科學生培養的重點環節,尤其可以適當增加校外實踐實習比重,幫助學生獲得就業的基本經驗🤺。
再其次,要多舉措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校🐡、企🧏🏼♀️、政多方師資力量,深化“三全育人”,構建師生產學研協同👳🏿♂️、教學育融合體系。(揚州大學農天美院長 嚴長傑)